如果说有一种食物,能够让春天醒来,能够把江南绿透,能够带着香甜的软糯缠绕舌尖久散不去,这引人回味的神奇之物,想必非青团莫属。江南人把第一次吃青团叫做“尝春”。轻咬一口,仿佛吞下了整个春天。由北至南,甜咸不一,就像北方人喜面食,南方人偏爱米饭,南北各有滋味。
吃青团的来历
相传太平天国时期,陈太平得一农民之恩逃过追捕,并食用艾草青团得以果腹,于是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自保。
相传清明吃团子的背后还有一个故事。
当初晋文公想邀功臣介子推入宫为官,但介子却拒绝并躲进深山,晋文公放火烧山想逼他出山,谁知介子推坚决不出山,最终被火焚而死。
晋文公很懊悔,于是将这一天定为「寒食节」,并下令这天(清明前一天)禁止生火,只能吃冷食。
再后来,各地也出现了很多「寒食节」食物,以青团最为典型。
吃青团的习俗就这样一直流传下来
如今清明食青团更多的是应令尝新。清清楚楚铭记,明明白白镌刻,惟愿所有的远去都被人记住,惟愿所有的离开都成为永恒。
青团,是这个节气里好吃的时令美食了。在很多地区,每到清明节前,家家户户都飘着艾香,忙着做清明粿。
一般来说,做青团的青汁以艾草最为常见。艾草大家应该并不陌生,香薰、驱蚊、针灸……
清明前后正是艾草长得最鲜嫩碧绿的时候,用来做青团时,取最嫩的叶子,食用口感都很好。
小贴士:
1. 如果感觉面团粘手,可以再加入一些糯米粉揉和,直到不再粘手为止;
2. 搓好的青团也可以涂上一层薄油;
3. 注意蒸的时间不要太长,否则青团会变得软塌(具体的蒸煮时间可自行调整)
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